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 GB/T480-2010 煤的鋁甑低溫干餾試驗方法代替GB/T480-2000 Test of low temperature distillation of coal by aluminum retort (ISO 647:1974,Brown coals and lignites--Determination of the yields of tar, water,gas and coke residue by low temperature distiHafion,MOD) 前 言 本標準修改采用ISO 647:1974《褐煤低溫干餾法測定焦油、水、氣和半焦產率》(英文版)。 本標準根據ISO 647:1974重新起草。與ISO 647:1974相比,在結構上有較多調整,附錄A中列出了本標準與ISO 647:1974相比章條編號變化對照一覽表。 考慮到我國國情,本標準采用時,與ISO 647:1974相比存在技術性差異,這些差異涉及的條款已通 過在其外側頁邊空白位置的垂直單線(I)進行了標識,附錄B中給出了相應技術性差異及其原因的一 覽表。 本標準與IsO 647:1974的主要技術性差異如下: -刪除了各項產物產率的計算方法提要; -加熱方式僅保留電加熱一種,刪除了煤氣加熱方式; -增加了水分測定管、冷凝管和天平的技術要求; -增加了儀器設備裝置圖、氣密性檢查方法、對強膨脹性煤預處理方法; 一增加了干餾產物導出方式的規定、測定冷凝物中含水量(干餾總水分)的方法和各項產物產率的計算公式; -刪除了煤氣產率的計算; -增加了干燥無灰基半焦產率結果基的換算和校正公式; -修改了干餾產物產率測定的精密度。 本標準代替GB/T480--2000《煤的鋁甑低溫干餾試驗方法》,本標準與GB/T480-2000相比,除編輯性修改外主要技術變化如下: 增加了試驗報告(本版第11章)。本標準的附錄C為規范性附錄,附錄A、附錄B、附錄D和附錄E為資料性附錄。 本標準由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提出。 本標準由全國煤炭標準化技術委員會(SAC/TC42)歸口。 本標準起草單位:煤炭科學研究總院煤炭分析實驗室。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:李宏圖、于光、劉良鯛。 本標準所代替標準的歷次版本發布情況為: -GB 480--1964、GB 480—1987、GB/T 480--2000。 本標準2010年09月26日發布 2011年02月01日實施。
1.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鋁甑低溫干餾試驗的方法提要、儀器設備、試驗步驟和結果表述。 本標準適用于褐煤和煙煤。 2.規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條款通過本標準的引用而成為本標準的條款。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隨后所有 的修改單(不包括勘誤的內容)或修訂版均不適用于本標準,然而,鼓勵根據本標準達成協議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。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,其最新版本適用于本標準。 GB/T212煤的工業分析方法(GB/T212--2008,ISO 11722:1999,Solid mineral fuels--Hard coal Determination of moisture in the general analysis test sample by drying in nitrogen;ISO 1171: 3.方法提要 將煤樣裝在鋁甑中,以一定升溫程序加熱到510℃,并保持一定時問,測定干餾后所得焦油、熱解水、半焦和煤氣的產率。 4.材料和試劑 4.1二甲苯或甲苯:化學純。 4.2潤滑油及經過精選的鱗片狀石墨粉。 5.儀器設備 5.1鋁甑 5.2加熱裝置:帶控溫裝置,規格性能應符合以下要求: 單位:毫米
5.3 錐形瓶,容量250mL; 圖5 水分測定管 6.試驗前的準備 6.1 儀器組裝 儀器按圖6所示組裝。 1-鋁甑蓋;2-鋁甑體;3-導出管;4-導氣管;5-錐形瓶;6-冷卻槽;7-冷接點恒溫器;8-毫伏高溫計; 圖6儀器設備裝置 6.2鋁甑氣密性檢查 試驗前按下列方法檢查鋁甑蓋與鋁甑體氣密情況: 6.2.1 標準法:將蓋緊的鋁甑浸入水中(10~30)mm深,向甑內充氣,使甑內氣壓約達1 961.33pa(表壓),在此壓力下保持約15s,如無氣泡發生,即認為氣密。 6.4 儀器組裝 7.試驗步驟 8 干餾總水分的測定
9. 結果表述
9.3 結果報告 10 方法精密度 方法精密度見表1:
11.試驗報告 試驗報告至少應包括以下信息: a).試樣標識; 鋁甑低溫干餾試驗方法相關鏈接:GB212-91 煤的工業分析方法 免責聲明:以上資料均來自互聯網,目的是為大家提供學習參考,如有侵權 請聯系告知.謝謝!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|
民生科技公司生產:定硫儀|量熱儀|灰熔點測定儀|馬弗爐等煤炭化驗設備,測氫儀,測硫儀等煤質儀器 |